丞咪网

丞咪网

古代悼文 欲仰壶范之无从

admin 148

  古代祭文格式,范例

  古代的祭文相对于现在的祭文格式要求比较固定,严谨。其用词、文风都具有韵味和深情在文章里突显,比较简短,但是深刻。在下面介绍下古代祭文的格式:

  (1)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用“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别无意义,但也有很多祭文,开头不用“维”,用“是日也”或“刻下”把年月日都省去了。

  (2)“维”字后即写祭奠的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 (3)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言语必须精练,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沉痛之情。一般祭文,切记文字过长,拖泥带水。

  (4)一般祭文,须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变韵——押两个以上,祭文押韵,一则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和谐;二则韵脚的声音可以烘托气愤,帮助感情表达;三则祭文多用响度低之韵,适于表达悲哀忧伤之情。

  (结尾),祭文用“尚飨”结尾。“尚”是希望之意,“飨”是设牲醴以品尝之意。 古代祭文范例

  在通用的格式上,因逝者和写者的身份关系不同,祭文格式也会有部分的差异,下面列举些各个情况的祭文范例。 通用男祭文

  维公元×年岁次××某月某日,某某等谨以刚鬣牲醴之仪致祭于 ×公××先生之灵前曰:

  嗟呼,天之生人兮,厥赋维同,良之秉彝兮,独厚我公。雍容足式兮,德望何崇。优游自适兮,突尔潜踪。怅望不见兮,杳杳音容。只鸡斗酒兮,仪愧不丰。冀公陟降兮,鉴我微衷!伏维尚飨! 女通用祭文

  维公元×年,岁次××,某某等谨以清酌庶馐之仪,致祭于 ×××母太夫人之灵位前曰:

  嗟乎!夫人之德,钟郝流芳。夫人之誉,彤菅休杨。早为人妇,相夫有光。及为人母,

  教子有方。待人以慈,内外皆康。持家以俭,巨细咸藏。岂期大数,遽梦黄梁。幽冥永隔,实为可伤。忝叨眷属,闻讣彷徨。爰具牲醴,奠祭于堂。仰祈灵贶,是格是尝。伏维尚飨! 长辈男祭文

  维公元×年岁次×××月×日某等谨以清酌庶馐致祭于 ×公××行×老大人之灵席前曰:

  呜呼,观造物之生人兮,赋七尺之昂藏,数修短其有定兮,虽百年如梦黄梁。惟典型之尚在兮,流千载之芬芳。俄骑箕而仙逝兮,共怅少微之掩芒。灵引忝叨于末谊兮,能不恻然而悲伤。惟我老大人年高而德昭兮,有令名更有令望。自少多才而多艺兮,由资禀之纯良。幸得天之独厚兮,优游自适而健康。养性情于恬淡兮,看破世态之炎凉。敦孝友而重信义兮,知持身之有方。睦宗族而邻里兮,播德泽于故乡。杖履逍遥兮,乐岁月之舒长。义方传家兮,卜厥后之克昌。进奉甘旨承欢无间兮,庆逢吉而永获康强。晨昏定省有子修职兮,宜椿伶之日增无疆,胡天不仁兮,老成云亡。山颓木坏兮,郗觑彷徨。瞻灵帏而兴嗟兮,思道范之难忘。德徽终古其不朽兮,九泉含笑而犹有余光。悲风急兮惨夕阳,冷露团兮逼秋霜,望玉京兮苍茫,寄楚些兮短章,献一卮万椒浆,愿降灵兮来尝。 尚飨。 长辈女祭文

  维公元×年×月×日……仝上致祭于 ×××门×氏行×老孺人之灵位前曰:

  呜呼,自古名贤,必资母教。陶侃知州之辟,誉起留宾;王圭建延之助,功由择主。曹大姑之内则,掌著母仪,刘夫人之宏慈,独高女史。谓非一时之人瑞,当世之女宗乎! 孺人高门淑质,华胃名媛。幼习矜庄,长娴礼度。掠梅迨吉,好逑歌荇菜之诗,秾李耒归,中馈洁苹蘩之祀。孟光举案而相庄,敬姜垂戒于无逸。所以亭亭玉树,矫若陈群,粲粲桂林,芳同窦氏。是宜被象服而拜期颐,御鱼轩而登慈寿。何意云帡返驾,失阃范之芳型;婺采沉铅,杳母仪之懿德。南荣书槛,觞目凄凉,西域名香,伤心缥缈。某寺瞻云顿失,爱日无依。望夜月而盼青青鸾,涕零吊鹤,临秋风而驰白马。冷激鸣蝉,继美侃欧之德,光诸旧史,齐徽钟郝之贤。敬奠椒浆,聊歌薤露。惟祈昭格,以鉴素忱。 尚飨。 平辈男祭文

  (开头略)

  呜呼!白鸡应梦,空伤感逝之篇,青鸟使来,遽赴游仙之约。典型失望,闾里同悲。维××望隆山斗,品重圭璋。桂兰挺秀,正当佳境尝甘,松筠贞完,应见艾年待颂也,而乃天意难知,人功莫挽。鸿仪抑抑,方柱石之常瞻,鹤驭迢迢,意帡幪之顿失。某某等居迩松荫,世联兰臭。夙荷命提之益,未伸报答之私。兹当执拂有期,辆车将驾,敬陈絮酒,原××更进一觞;聊慰泉台,怅此别竟成千古。伏维尚飨。 平辈女祭文 (以后开头略)

  呜呼!金娥返影,萱堂风烛无光,宝婺沉辉,缠里寒春遏响。母仪莫仰,戚族兴悲。惟我××,幼习矜荘,长娴体度。方冀长斋礼佛,白发长留。讵知返驾游仙,红尘永隔。某等谊托葭莩,居邻桑梓。频荷慈云之荫,未申爱日之忱。兹当鹤驭难回,鸾并将发。觇素帏之萧瑟,感丹旌之飘扬。一束生勿,聊慰泉台灵爽,三杯薄奠,敢倾葵霍微衷。 尚飨。 又

  呜呼!琼楼月缺,尘埋宝婺之光,瑶阙云寒,彩失祥鸾之影。坤仪足式,树乡里之先型,淑范云亡,聚交亲而共泣。夫人蕙心兰质,守温恭淑慎之无亏,月魄灵光,合言德功容而俱备。媲孟梁之懿德,鸿案相荘,追桓鲍之芳徽,鹿车共挽。用相夫子,戒昧旦以无荒;逮事高堂,奉旨甘而罔怠。持身以俭,衣裳鲜曳绮之华,待物唯和,妯娌无勃奚之诮。洁苹蘩而襄内职,操井臼以示后昆。定知慈行长荣,和贤闺之表率,灵萱不老,播淑笵以流芳。胡乃蓬岛音传,蓉城召促。珠帏遽掩,欲仰壶范之无从,玉匣长埋,爰溯芳型而莫睹。某等金兰同气,谊切登堂,萝茑联姻,情伤执拂。临秋风而驰白马,凄比鸣蝉,对夜月而望青鸾,泪零落叶。虽返魂无术,徒嗟惠帐之空悬,然虞嫔有词,尚冀云軿之来格。敬陈勿束,并具菲延。

  古代祭文多以个人名义而写,且大多用文言文,用典故较多,讲究文辞华丽,并且格式严格,现在一般不再用祭文。祭文是祭祀或祭奠时而写出的诵读文章。古时的祭文,范围极度为广泛,祭天、祭地、祭鬼、祭神、祭人、祭物,无所不包。

  祭杨兮月文

  诗:

  叶残一角花绚烂,人去肢体从容中.

  时事了然能开日,夙钓风月两世牵.

  天不言而地不悲,我心实痛不能语.

  上者颜而下者凄,你只于耐住寂寞.

  云:

  于二零一四年五月中开,愚兄致意.

  月儿月儿 病缠而去 六千余日 谁言不伤 月儿聪智 书中有涯 中于无涯 天之骄子 月儿于花 生如夏花 绚烂而终 故不复始 月儿学业 学而未果 师生情义 从此永隔 两语未闻 天人所域 待而六道 不计时日 追忆煎熬 何尝何以 午夜长也 无法安静 吊妹琴曲 凄中有梦 人去梦终 枉自一生 吊妹信念 永争第一 奋劲而飞 始不垂翅 吊妹为人 信念永恒 为人快语 自损不欺 上天可见 与地共同 吾妹其人 其心然也 天地不仁 日月有损 天地是仁 还吾月儿 适者不去 来者不来 吾命同妹 伤感同在 呜呼哀哉 月儿极乐 是以极乐 天地不公 文学献宝 博古通今 你我同在 一方之话 哀哉痛哉 与妹同语 从此以后 无处寻觅 轮回有道 你我再遇 今这时日 吾不甘心 常人有语 好人天长 此时此刻 魂断泪肠 既使永别 各自安好 知吾心者 至妹可通 呜呼哀哉

  伏惟尚飨


标签: 月儿呜呼格式